18世纪,24万英国女囚被流放到澳洲,
18世纪,随着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开始,英国率先进入了工业化的道路,也由此成为了当时世界上数一数二的强国。英国人也向世界宣告:日不落帝国由此诞生,这是独属于英国的最好的时代。
正是凭借着海上霸主的地位,英国人靠着三角贸易买卖黑奴,积攒了大量的财富,拓展了大量的疆土,世界上到处都是英国的殖民地,在这当中比较有名的便是我们熟知的北美洲和澳洲。
而今天我们便来谈谈澳洲,为何英国会选择不远万里把女囚流放到澳洲呢?英国为什么不在本土安置女囚呢?而那些女囚后来又因何能成为澳大利亚的开国之母呢?
英国的“英明睿智”
英国人之所以会选择不远万里把女囚流放到澳洲,这和他们的历史传统有一定的关系。众所周知,第一次工业革命发生后,英国抓住了这个机遇,率先跻身世界强国行列。但是事物的发展便是矛盾,有人在的地方必然少不了矛盾与冲突。
一方面,在经济的快速发展下,社会贫富差距悬殊的问题日益凸显,因此社会矛盾也就衍生。社会矛盾一多,罪犯也就多了起来。另一方面,英国的苛政猛于虎,严苛的法律条文的制定,使得罪犯丛生。凡是违反法律规定的,一律抓起来关进监狱。
于是,英国的监狱很快就人满为患了。严重到自己国家的监狱都装不下了,一心只想发展经济,可不想再浪费物力财力建监狱,自然也就想到了在海外的殖民地。
不得不说,此举可谓是百利无一害,一方面可以缓解本国监狱的压力,另一方面可以加强对海外殖民地的建设和管理。
刚开始,英国的目光是放在了北美洲身上,但天不遂人愿,年北美独立战争爆发。英国因此失去了北美的殖民地,只好另谋出路,于是澳大利亚也就自然而然成为了英国流放犯人的不二之选。
英国几十年的囚犯流放
在确定将澳大利亚作为流放之地后,英国政府开始向澳大利亚源源不断地输送犯人。这一输送,便是长达几十年。从年到年,这80来年累计输送了16万囚犯。而这些囚犯也就此大多在澳大利亚生根发展,不再回国。
而这些被流放到英国的囚犯不是像我们以为的那样直接关进监狱里,天天吃白食。而是要进行劳动改造的,不然如何能促进殖民地的建设呢?其实也就是作为免费的劳动力,为当地的殖民地政府干活,从而获得生存下去的权利。
但这样日复一日地被压榨的生活,自然容易引起不满。一旦心中的怨气无法得到很好的发泄,暴力也就随之而来。
于是,囚犯与囚犯内部开始出现了打架斗殴,烧杀抢掠的恶性事件。为了阻止事态的进一步蔓延,英国政府与殖民地政府开始商讨解决方法,最终决定开始输送女囚犯,以此来缓解打架斗殴现象。
两地犯人“通婚”的开始
就这样,年,“朱莉安娜小姐号”载着名女囚犯离开英国,开启了流放女囚的旅程。而这一次的尝试,使得后面英国加大了向澳大利亚输送女囚的数量。这名女囚本不是凶神恶煞之人,大部分不过是妓女和一些小偷,但在英国的苛政下,还是免不了被流放。
不知是福还是祸,福或许体现在起码性命无虞,祸或许体现在她们通通失去了自己,没有选择的权利。
这艘船上的女囚在前往澳大利亚的旅途中,便一个个与船上的船员发生了关系。或许是为了生存,别无选择,于是在这五个月的航行中,基本都怀孕了,除了年岁已大的和年纪尚小的除外。
因此,这便是第一批澳洲殖民者的后代,自此便开始了在澳洲繁衍生息的历史。从年到年,英国政府在这60多年间累计向澳大利亚输送了名女囚犯。
虽然相比于男囚的数量,是少之又少,但这已经是大大提高了当时殖民地的女性比例。而这些女囚后来也都成为被用来通婚的存在,可以说是澳大利亚的开国之母吧!
囿于当时澳大利亚的人口基本都是以囚犯为主,自由移民少之又少,如此情况自然是难以治理。社会治安问题很严重,而这自然很影响殖民地的发展。
为了能长治久安地发展下去,英国政府和殖民地政府想出了让男女囚犯通婚的方法,以此来规范社会秩序,让这些人安心在这生活下去,好为他们创造更多的财富。
于是,殖民地政府打着只要女囚们愿意通婚,就还给她们自由的幌子,让许多女囚都和当地的男犯人就此结婚,繁衍后代。
当然,结婚后的她们并没有获得所谓的自由,而是给自己套上了一层枷锁,成为了生育的工具,成为了一名母亲,就此极大地促进了殖民地的人口增长。
小结:
这一段历史,虽然已经过去了很久,但在今天看来依旧是值得深思。殖民掠夺的时代虽已过去,但昔日的悲剧并没有就此消失。
今日的中东地区,还是有不少人没有人身自由,依旧要过着被奴役悲惨的生活。可见,世界依然是那个世界,我们什么时候能明白真正的文明,真正的发展不是靠压榨别人得来的,而是一步一步脚踏实地,靠自己的努力得来的。
那个时代的2.4万名女性,她们未必想要这“开国之母”的所谓的殊荣,对于她们而言,或许是她们人生悲剧的开始。而我们身为一个历史的旁观者,在正视这段历史的同时,别忘了从中要吸取的教训,那便是莫重蹈覆辙。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50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