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大火连烧4月,这场人祸的收场,竟要无

澳洲大火已经烧了4个多月了,成群的动物在惊慌失措中丧生。

然而这场“天灾”的背后,实则是人祸。

据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警方发布的一份声明:

自11月8日以来,新南威尔士州警方已对人采取法律行动,其中53人因未遵守全面禁火令而受到警告或刑事指控,47人被控在陆地上丢弃点燃的香烟或火柴。

这些人无视法律,让这场旷日持久的大火愈演愈烈,不仅害死了包括考拉在内的5亿多只动物,更让投入救援中的许多消防员无辜付出生命。

去年,36岁的消防员奥德怀尔和同事杰弗里基顿,在12月的一次灭火行动中牺牲,只留下19个月的孩子,在父亲的葬礼上接受冰冷的荣誉奖章。

半大的孩子只知道胸章好玩,却不知道自己的父亲再也无法回家。

英雄长眠地下,作恶的人却还没有受到惩罚。

这场人祸,说到底是因为对规则的漠视。

我不禁想起了之前屡禁不停的野驴活动,不少驴友无视自身安全,连起码的准备都没有做好,就出发去探险。

等到发生危险,再报警求助,不仅浪费公共资源,有时甚至会搭上救援人员的性命。

有人说,救援队伍不就是做这份工作的吗,有风险很正常。

借用一句网友的话回应:

突发意外,求救没毛病;自己找死,请不要连累救援人员。

于情于理,救援所带来的成本,都该由这些不守规则的人承担。

同样都是鲜活的生命,凭什么让别人的生命为你的任性买单。

1、任何时候,都不应该拿生命开玩笑

年12月11日凌晨3点,以复旦大学学生为主的18名上海驴友车行至黄山风景区。

一支并未做好充足准备的队伍,就这样朝着尚未开发的东海大峡谷出发了。

当一腔热血被山风吹得凉透,当探索的勇气遇到被困的恐惧,不守规则的人终于开始害怕。

无助,后悔,慌乱......一系列情绪像海啸一样吞噬着这些年轻人的希望。

“夜不上黄山”的古语犹言在耳,救援人员接到求助后还是一头扎进了山里。

这次救援,前后共计投入多人次,而他们当中的大多数人,什么都来不及准备,只是抓了件雨衣、一顶头灯就上了山。

终于,经过6个小时地毯式搜救,救援人员在景区云谷寺一号区域找到了围在一起互相取暖的18名驴友。

但让人痛心的是,民警张宁海在照顾学生下山时,不幸坠崖牺牲,年仅24岁。

这支名为“青春”的队伍最后以荒唐结了尾。

户外出行本没有错,错的是连基本的准备都没做好,就急不可待地把自己的生命赌了进去。

知乎上有个问题,驴友是否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

网友

Copyman回答说:

“纵观近几年上新闻的‘驴友’们,有几个是通过专业系统学习,或者具备一定安全及户外风险管控意识的呢?实际上(他们)并没有真正地去了解过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系统地学习。”

一个有责任、有担当的驴友应该是眼里有光,心里有底。

他们热爱大自然的秀丽山河,也警惕极端天气的发生;他们敬畏全天下的悠悠生灵,也珍惜自己脆弱的生命。

他们的一腔勇气并非逞能,而是对自然心怀虔诚。他们做好准备,不想破坏旅途的氛围,也不想给别人造成影响。

就像这位网友说的:

“任何人都应该对自己的行为举止负责。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意识基础上所产生的行为,很大程度上能够避免给他人或公共资源造成影响的。”

马克思曾经说过,一个人应该活泼而守纪律,天真而不幼稚,勇敢而不鲁莽,倔强而有原则,热情而不冲动,乐观而不盲目。

深以为然真正的驴友,心中纵有万千山水的向往,也依然守着规则的底线,不会拿生命开玩笑。

2、救援并非免费无偿

年9月,台风“杜鹃”逼近台湾,一香港女子仍与男友去攀岩。

被困后,台湾消防出动约60人,历经5个小时,将其救回。

可气的是,女子为了不湿鞋,将救援人员当踏板。

更让人心寒的是,女子获救后大骂记者和消防员是垃圾。

台风逼近,多少人是豁出了性命去救她。他们不会不知道,与死神相遇不过就是在片刻之间。

60多人的热血刹那间凝结成了冰。

更可耻的是,还有人喊着“以人为本”的口号绑架公共资源。

最近,湖北宜昌有6名驴友无视景区警告,“野泳”被困河中,随后被当地公安和消防救起。

相关部门依法向6人主张追偿救援费用时,6人一度有抵触情绪。

“公共资源就应该救我啊,我为什么要对后面的费用承担?”

最后,在工作人员的劝说下,6人表示理解。

是啊,他们是纳税人,公共资源有他们出的一份力。

可是,他们怎么没考虑到,自己是因为无视景区规定才被困住,怎么好意思让别人冒着生命危险来救援。

无事寻刺激,有事求救援,真是打得一手好算盘!

经济学上有个名词叫搭便车,指的是由于公共物品的非排他性,每个消费者都具有不支付就获得消费的权力。

对于救援队伍这样的公共资源,长期实行免费,必然会导致一部分人滥用。

轻则将公物私有化,重则把救援人员的牺牲也看得理所当然。

长此以往,社会风气恶化,谁都可以利用纳税人这个身份随意占用公共资源,轻视他人性命,甚至引发破窗效应,让本该发挥作用的公共资源土崩瓦解。

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

任何一种不为集体利益打算的行为,都是自杀行为,它对社会有害。

企图用别人的性命为自己的错误买单,无异于竭泽而渔。

3、心怀敬畏,珍惜生命

媒体一再呼吁:

舍己救人值得感动,但更希望英雄能平安归来。

救援人员的生命,同样值得珍惜!

无奈还是拦不住那些不负责任的驴友们。

年7月21日,名驴友在江西宜春突遇山洪;

年8月15日,两名驴友因进入广西桂林未开发的无人深山受伤;

年8月16日,一名驴友私自穿越贡嘎山景区,因高原反应离世。

......

为了遏制这些不断重复上演的事故,有偿救援势在必行。

对此,黄山风景区回应:

收费不是目的,而是警示。

当生命安全风险和经济损失风险双高时,人们的行为将更加慎重。

《烈火英雄》中,特勤一中队队员郑志牺牲后,队长马国明说道:

消防战斗,早晚会有牺牲。

但别以为英雄不怕牺牲,英雄不过是用自己的生命帮你争得一线生机;

也别以为英雄天生正义,英雄不过是选择宁愿对不起自己的家人而已。

我们无法预料天灾,但可以避免人祸。

我们阻止不了救援人员牺牲,但至少可以减少他们不必要的牺牲。

当我们用一颗同理心去看待救援队伍时,那些无所不能的英雄,或许只是许久没有回家的儿子,或是只能在视频里见孩子一面的父亲,亦或是来不及兑现白头承诺的丈夫。

老舍先生曾经说过:

生命是不容易得来的,也不能轻易地舍掉。

可是,现在有这样一群人,愿意用自己珍视的生命,去保护那些对自己性命不负责任的人。

这不是傻,而是对生命的珍惜。

愿我们所有人,对待生命能够少一些任性,多一些理性;

愿我们能够怀抱一颗敬畏之心,爱惜这世间的所有。

END

文/溯白

原创不易,转载请联系。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1624.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