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锦华接受自己,并背负起自己女性学者访谈
提到女性学者,你会想起谁?
这份名单一定不长,这是因为——
女性,
从来不是学术界的主流。
无论是高校教席,还是学术成果发表,越往象牙塔的顶端走,女性的数量就越少。
事实上,当一个女性决定从事学术事业,她所面临的限制无处不在:
“女博士是第三种人类……”
“历史证明学术界不是女性的地盘……”
“读书有什么用,女孩子总归要嫁人的……”
在高等教育阶段,诸如此类的声音试图阻止女性踏入科研大门。而当她们进入高校系统,生育、家务劳动等“天职”,则将她们挤出更多的机会之外……
然而,即便不断遭遇贬抑与打压,我们依旧看到,越来越多女性投身学术志业,汇流进学术共同体。对她们来说,学术研究不仅是事业、爱好,更是体认自身,寻找与世界相处的方式。
于是,我们有了一个朴素的想法:让更多女性学者被看见。
当女性决定投身学术事业,她们需要克服多少阻碍?是否存在属于女性的学术传统?在“重男轻女”的学术体制中,涉水前行的女性学者如何找到自我的参照?她们的同行者又是谁?
带着这些疑问,我们邀请了来自社会学、历史学、新闻传播学、文学等不同领域、不同国别的女性学者,有些是大众所熟知的,更多的则还在聚光灯之外。她们的经历很相似,也很不同。她们代表了不同代际的女性知识分子,对知识怀有热情,也曾经历困惑与挫折。她们的故事讲述了大部分现代女性的不满与困惑,野心与梦想。
希望有一天,我们不必在「学者」之前加上「女性」二字。
—
本系列将于今年10月由新星出版社正式结集出版,书名为《主标题待定:女性学者访谈(第一辑)》。除了已发布的六位学者(按发布顺序,依次为贺桂梅、黄盈盈、陆晔、张莉、毛尖包慧怡与戴锦华)之外,后续将会发布的学者名单包括(以下按年龄排序):
-阿莉·拉塞尔·霍克希尔德(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社会学系荣休教授,著有《故土的陌生人》《职场妈妈不下班》等)
-上野千鹤子(日本东京大学名誉教授,著有《厌女》《父权制与资本主义》等)
-邓小南(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教授,著有《祖宗之法》《宋代文官选任制度诸层面》等)
-梁鸿(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著有《梁庄十年》《出梁庄记》等)
……
这是“女性学者访谈系列”的第七篇。受访者是北京大学人文特聘教授戴锦华。受新媒体篇幅所限,有较大篇幅删减,完整版本将收录于新书《主标题暂定:女性学者访谈(第一辑)》,欢迎读者朋友在留言区留言,为书名的主标题出谋划策。最终入围者,我们将免费赠书一本。
/
女性学者访谈系列
No.7
/
戴锦华
■年生,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自年起任教于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自年起任教于北京大学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所。现为北京大学人文特聘教授,北京大学电影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主要从事电影、大众传媒与性别研究,是中国大陆最早从事女性主义理论、中国电影史论、文化研究的学者。
■中文专著有《浮出历史地表:现代妇女文学研究》(合著)《雾中风景:中国电影文化-年》《电影批评》《隐形书写:90年代中国文化研究》《涉渡之舟:新时期中国女性写作与女性文化》《昨日之岛》《性别中国》等十余部;英文专著有CinemaandDesire(),AfterThePost-ColdWar()。专著与论文被译为韩文、日文、德文、法文等十余种文字出版。曾在亚洲、欧洲、北美、南美、非洲、澳洲数十个国家和地区讲学和访问。
采写|青青子
如果不是因为新冠肺炎疫情,戴锦华应该刚刚结束每年暑期的第三世界探访旅行,或是从各类国际学术活动中抽身归来。年,新冠肺炎的暴发与全球传播阻断了她曾经首选的这两种介入方式。与此相应地,我们在B站、豆瓣等线上平台频繁看到她的身影。年年中,她在B站上开设账号“戴锦华讲电影”。如今,这一账号已收获了近50万粉丝,累计播放多万次。在《性别凝视:戴锦华大师电影课》的系列视频中,她每期解读一部全球经典影片,也会定期回答读者问题,依旧习惯性地长难句高频输出,依旧严肃而活泼。
戴锦华,现为北京大学电影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年,她以理科生的身份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据她称,这是一次毫不犹豫的选择,正如后来她坚定地选择教书这条路。毕业后,她被分配到北京电影学院教书。年,在乐黛云老师连续三年的邀请下,戴锦华回到北京大学任教。年,从美国访学回来后,戴锦华第一次在中国开设了“文化研究的理论与实践”课程,并在比较文学研究所之下创立了文化研究工作坊。自此,她开启了文化研究在中国的学科建制工作,虽然她一直强调这是一种反身命名的结果。
有趣的是,在大众的认知里,戴锦华一直从事的是电影研究、性别研究和文化研究三个领域的学术研究。但她曾提到一位美国朋友的回应:“谁告诉你们这是三个领域?这不过是用文化研究的方法,以女性主义的立场去做电影研究。或者反过来,是用电影研究当中获得的方法去做文化研究,女性主义则是其内在的立场。”
戴锦华。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某种意义上,学术场域中的戴锦华一直难以被准确归类与言说。这种难,一方面来自于她拒绝被捆绑在“学科战车”上,拒绝学术上的复制再生产。虽然她无疑是电影研究、性别研究和文化研究在中国的学科开耕者,但她从不认为自己的学术是为学术生产而生产。“我这一生从开始时不自觉的,到后来高度自觉的状态是,我的学术必须与我的真实生命、我的社会生存与我的社会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38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