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掘澳大利亚华裔军人史后代望父辈贡献得认
来源:中国侨网
中国侨网4月28日电据澳大利亚《星岛日报》报道,澳大利亚曾参与两次世界大战,军中的华裔将士曾立下汗马功劳。目前已知至少有名华裔军人参加了一战,可能有更多人参加了二战,然而由于澳大利亚当时的种族主义政策,华裔参军的人数和情况难以查明。近年,澳大利亚华裔军人的后代开始努力传播他们父辈的故事,期望让他们的贡献获得广泛认可。
澳大利亚战争纪念馆(AustralianWarMemorial)历史学家咸顿(MeleahHampton)告诉澳洲广播公司(ABC),两次世界大战期间,澳军征兵有种族要求,基本上只要欧裔,但随着兵源紧张,标准也逐渐放宽。
93岁的李锦球(WellingtonLee)是第四代澳大利亚华人,曾参加二战,后来担任过墨尔本副市长和维多利亚州华联会主席。他回忆,当年曾申请进入海军服役,尽管已满足各项要求,但却遭拒绝,只能转投空军。“当时大部分参军的华人的教育水平不高……读过中学的华人可在其他兵种成为优秀士兵,但有一个领域无法进入,就是海军。”
李锦球说,华裔士兵在军中往往比较低调:“我们不被认可——好处是我们被视为普通澳大利亚公民,坏处是他们会忽略我们。”他认为背后原因纯粹是种族歧视。“战争结束后——因为我参与小区工作,认识了很多海军军官——我才得知海军招募士兵只接受欧裔。”
如今,李锦球期望曾为澳大利亚浴血奋战的华裔军人的历史贡献最终能获得广泛认可,像华裔狙击手沈比利(BillySing)一样。后者在一战中战功卓著,于加里波利(Gallipoli)一役射杀逾名敌人,因而获得杰出表现勋章(DistinguishedConductMedal)。一战中至少有19名华人获颁英勇勋章。
沈比利是澳大利亚历史上最著名的华裔军人。李锦球认为沈比利应获得更高级别的维多利亚十字勋章(VictoriaCross):“他甚至应获得两次,但结果只获得低级些的大英帝国奖章(BritishEmpireMedal)。他终生穷困潦倒。今天你问一个普通澳大利亚人,谁是沈比利?他们不会知道。”
不过,澳华历史博物馆董事会副主席王兴乡表示,华裔军人在军中受到的歧视已比普通华人在社会中少:“他们是并肩作战的伙伴,所以当兵时没什么歧视。但作为公民回到澳大利亚,在家乡受到的歧视反而变得严重。”
澳华历史博物馆主办的“华裔军人展览”(ChineseAnzacs)已在维多利亚州多个退伍军人俱乐部(RSL)展出,并将送展珀斯。王兴乡透露,澳大利亚战争纪念馆和维多利亚州战争纪念馆(ShrineofRemembrance)都曾以展期排满而拒绝举行该展览。“高规格的机构不接受我们的展览,我们很失望。”
虽然悉尼华埠已有一个专门纪念华裔军人的永久性纪念碑,但王兴乡认为远不足够:“应该有更多的认可,永久性的认可。不应是华人小区认可自己,而应成为整个国家的历史故事的一部分。”他们仍在调查寻找更多参加过世界大战的华裔和混血军人,因有时无法从姓名去判断,必须研究其个人和小区。(子庸)
(原标题:重掘澳大利亚华裔军人史后代望父辈贡献得广泛认可)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21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