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坚果大会来了一群土专家
毕家富在修剪坚果树。
新华社昆明11月10日电(记者严勇刘昕宇)刚踏入会场,69岁的毕家富就见到了老乡长李治忠,两人相视一笑。因为都是澳洲坚果种植大户,近日,他们俩都被邀请到市里参加国际澳洲坚果发展年会。
平时都忙着自家的坚果林,这一次作为云南省临沧市永德县大雪山乡的参会代表,两位老人有了见面的机会。看着彼此身着正装,一改往日坚果地里灰头土脸的样子,他们都开玩笑说“咱们今天也是土专家”。
这是他们第一次参加如此高规格的澳洲坚果“盛会”,见到了各国专家学者。拿着会议议程表,二位老人走进了各自感兴趣的分组论坛。遇到外国专家发言,他们就戴上翻译设备。
毕家富越听越起劲,提问环节还举手问了外国专家两个问题。相隔十来米远,靠着同声传译设备,“土专家”和外国学者聊起了关于澳洲坚果加工和果品标准的事情。
毕家富说,他们乡参会人数最多,老老少少几十号人。个个都是坚果地里的行家里手,有人会修剪,有人擅嫁接,还有人能把加工销售弄得红红火火。
但村民最佩服的还是毕家富,称他为乡里的“澳洲坚果之父”。“要没有他,我们也不会种上澳洲坚果,更不可能脱贫致富。”李治忠说,这件事还得从年说起。
当时,作为带领乡亲们发展产业的致富能手,毕家富去了一趟市里,商量推广咖啡种植,偶然听到了澳洲坚果试种的事情。带着疑惑,他赶紧去了西双版纳等地,见到了全省第一批试种的澳洲坚果树。
“原来是这么一个东西。以前只在一本资料上见过。”从此,发展澳洲坚果试种的事情记在了心头。第二年,经过积极争取,县里给了他株苗。
可毕家富只能带回来试种。他当时的任务是受乡政府委托,带领乡亲们种植甘蔗。县里糖厂需要稳定供应,时刻耽误不得。不过,这株苗还是挨着他的甘蔗地种了下来。
活下来的澳洲坚果苗有70多棵。年,这批树挂果,毕家富摘了40多斤果子,这个从来没见过的“稀罕物”卖到了20元一斤。这让他有些惊讶,“比甘蔗值钱多了,管理起来还轻松”。
又过了一年,挂果多了起来,他就分了些给村民,可大家还是在观望。“虽然卖价高,可还是不敢冒风险。”过来参会的村民罗桥玉回忆。
毕家富在加工厂翻晒坚果。
大雪山乡在年迎来了退耕还林项目,这给发展大规模澳洲坚果种植带来了机遇。从这时起,毕家富就带着乡亲们开始坚果树育苗,打算在获批的1万亩土地上种坚果。
当时,规划地块里就包括李治忠家的20亩地,但他坚决不同意。甘蔗收入虽然偏少,但毕竟增收稳定。对于澳洲坚果这个不熟悉的作物,李治忠一时难以接受。但作为当时的乡领导,他不得不带头让出这块原本用来种甘蔗的地。
“我不放心,就在坚果地里套种了苞谷。”李治忠说,当年,大部分村民不愿意腾出土地做冒险的事。但等到挂果卖上钱时,李治忠才觉得坚果树种少了。
经过10多年的发展,大雪山乡从当年的株苗,已经发展到种植15.07万亩,成了当地群众脱贫致富的重要产业。年,全乡澳洲坚果产量吨(干果)、产值达余万元。
李治忠说,当年要是没让老毕种上澳洲坚果,现在自己也不会每年赚到一辆“坚果车”的钱。
“澳洲坚果大会”上,听到临沧澳洲坚果种植面积和产量居全国前列,毕家富感慨万千。他说,大雪山乡出了一份力。回去之后,他要在稳定产量的基础上,抢抓果品质量,争取让大雪山乡的澳洲坚果打出品牌。
回村没过多久,毕家富就去了自家的坚果地。参会的正装一脱,露出里面印有“津澳”字样的绿色T恤。他说这是村里合作社的名字,目前发展骨干社员30多户,还有了初级加工厂。
修剪、换口、嫁接……丰收的季节刚过,坚果地里的“土专家”又忙活起来了。(云南省临沧市永德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25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