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云岭大地粮果飘香云南网
金秋时节,云岭大地一片繁忙景象。广南县八宝镇的稻田稻浪滚滚,一片金黄。石林彝族自治县水稻基地从育秧到移栽全程采用机械化,丰收的玉米在秋阳的映射下闪着金灿灿的光,农户们脸上满是喜悦。
软籽石榴、晚熟芒果、澳洲坚果、八月瓜……从田间到果园,从河谷到高山,一株株饱满的稻穗和压弯枝头的水果,让农户喜上眉梢,彩云之南满是成熟粮果的芳香,处处是乡村振兴的动人画卷。
八月瓜清甜
富源八月瓜
秋风送爽,硕果飘香。在富源县十八连山镇纸厂村委会下慕乐村后山的几十亩坡地里,八月瓜近日陆续成熟上市,前来休闲采摘的游客络绎不绝。
8月以来,80后村民谢宏龙种植的八月瓜大批量上市,游客到基地游玩采摘,他还开通了网络直播,不愁销路。看着谢宏龙的八月瓜销量好,到基地务工的部分村民也跟着他学习种植技术、咨询销售技巧,打算来年也种植。谢宏龙说,今后要把基地打造成特产售卖区和采摘区,为村民搭建新的增收平台,带动更多村民搭上致富快车。
八月瓜也让广南县珠琳镇以兔村委会清水塘村小组的王开洪夫妇喜笑颜开。年,王开洪夫妇在挂包帮扶责任人的引导和帮助下,开始摸索种植八月瓜。今年,夫妻俩种植的八月瓜迎来了首年采摘,产量近两吨,产值达4万元。夫妇俩通过网络、实体果店采购、客户入园采摘、零散客户订货送货等方式销售了大半。脱贫后的王开洪夫妇摸索出了属于自己的产业发展路子。他说:“随着销售量的不断增加,今后计划再扩种20亩,带动其他农户一起种植。”
云南网记者张雯黄鹏通讯员李文斌郭燚保权斌摄影报道
软籽石榴俏销
广南县八宝镇5.2万亩“八宝贡米”迎来丰收。蒲缥镇软籽石榴。记者张文峰摄
近日,保山市隆阳区蒲缥镇王头寨社区的石榴园里,到处可见农民忙碌的身影。
年,王头寨社区引进云南葆先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在改良石榴品种的同时,流转土地进行规模化、规范化种植软籽石榴。“这个品种糖分高,口感甜,很受消费者喜爱。”公司负责人龙红寿介绍,蒲缥镇软籽石榴种植面积余亩,产量余吨,销售收入超过万元。王头寨社区党总支副书记杨德良介绍:“亩土地流转后,公司每年给社区支付6万元,壮大了村集体经济。今后在发展种植软籽石榴等特色产业的基础上,同步探索特色水果观光采摘,带动乡村旅游发展,走一三产融合发展道路,增加群众收入,助力乡村振兴。
在牟定县新桥镇云龙村委会塔盘山村民小组的软籽石榴基地里,村民罗文珍边采摘石榴边感慨着这些年的变化。年罗文珍在软籽石榴种植基地打工,每年除了两亩地的租金收入外,还有两万元的打工收入,“自从有了这片石榴基地,收入翻了几番,生活就像这片软籽石榴一样,越来越红火。”陈玉春高兴地说,经过采摘、分捡、包装,当天采摘的软籽石榴当天就能外销至全国各地。
永胜县光华乡新生村委会海拔米,是目前该县软籽石榴种植的最高点。这里实验种植的突尼斯软籽石榴经实地采收测产,亩产量达到了公斤以上。由于果品较好,石榴供不应求。据介绍,高海拔软籽石榴具有生长周期长、品相好、果型硕大、色泽红润、籽多味甜、籽粒鲜红等特质,在市场上被作为精品石榴销售,产品远销国内一线城市。为做大做强该产业,永胜县软籽石榴行业也对高海拔区域软籽石榴做了有益尝试,进行品牌化定价收购、地域化定位销售,精心保护这一区域化产品。
云南网记者杨艳鹏殷洁何嵘通讯员代琼芬王绍丽杨伟刘皋者颖超
小坚果饱满
田坝澳洲坚果
中秋时节,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因远镇都贵村委会哈浦小组的澳洲坚果园里,种植户李丽伯正在利落地采摘鲜果。“我家23亩坚果挂果8亩,由于管理得好,今年预计产量能达公斤,收入2.8万元。”
“我们村采取党组织+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党建模式助推澳洲坚果产业发展,建设了配套基础设施,修建管网米、水池24座、还建了一个加工厂房。”都贵村委会党总支书记李哈国介绍,目前该村种植坚果面积亩,预计产量5吨左右。今后都贵村将进一步扩大种植规模,力争种植面积达亩。
今年4月,镇康县南伞镇田坝村成立了澳洲坚果专业合作社,统一了种植规范、技术管护、采摘时间、销售渠道,村民再也不用为卖坚果犯愁了。
社员罗开月说:“今年的坚果又大又饱满,之前合作社的技术员教我们的种植技术真管用。往年要一袋袋拉到公司卖,今年企业直接上门收购,越来越方便。”据田坝村党总支书记、镇康县田坝澳洲坚果种植专业合作社社长王东权介绍,目前田坝村坚果种植面积达4.56万亩,全村户有户农户都种植坚果,预计今年产量多吨,产值达多万元。
云南网记者李苏榕通讯员杨红艳谭顺媛
水稻玉米高产
石林玉米丰收
这几天,石林彝族自治县板桥街道办事处小屯村委会近亩连片水稻基地里,村民们有说有笑,忙着收割金黄的水稻。
板桥街道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副主任郑文玉介绍,基地里的水稻从育秧到移栽全程采用机械化,共有3个优质品种,其中亩产最高达到公斤。目前,板桥街道水稻种植面积达1.2万亩,预计产量达吨;晚秋鲜食玉米亩,产量超万吨。村民喻永禄开心地说:“现在种水稻都是机播机插,非常省心。”
村民王志文一家围坐在院落里忙着剥玉米,绑好的玉米挂满了3楼的天台,“今年玉米丰收,加上水稻种植,收入不会低于5万元。”他说。
云南网记者黄兴能摄影报道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42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