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以前澳大利亚土著为何比非洲土著和美洲
大约4万年以前,澳洲的土著就开始从今天的印度尼西亚逐步迁徙到澳大利亚。
虽然在澳洲发展了4万年,澳洲土著人在生活方式、经济模式和社会制度等仍然保持在石器时代。在西方白人登陆澳洲之际,澳洲大约有30万土著人,分属多个部落,各自讲不同的语言。狩猎和采集是他们最主要的生产方式。生产工具有石器、木器和捕鱼及盛物用的纤维编制物,如渔网、网袋;缝补用的骨针和钓鱼用的骨制鱼钩等等。
澳洲土著他们几乎居无定所,一般都是临时搭建茅屋或石屋暂住。几乎裸体或以少量树叶、兽皮蔽体,拥有一些取自自然的装饰物。
他们懂得以木或以石取火,懂得吃熟食,但不会耕作和驯养牲畜,无陶器和金属制品。
他们以部落为单位,有自己的领地、图腾和各自信仰。有的处于父系氏族社会,有的则是母系氏族社会,有各自的长老。生产资料和劳动成果实行公有制,唯有防身武器是私有的。
他们有独特的宗教信仰,一般相信万物有灵。由于澳洲食物充足,他们个体很少对社会造成危害。
飞来去器澳洲土著的艺术非常简单。主要是以岩壁画、石窟画及纹身艺术为主,还有就是在盾牌、飞来去器或武器工具的木柄上刻画图案。年昆士兰州发现的一处土著岩壁画遗址中,有一幅画有栩栩如生的古代动物的岩壁画竟长达30米。他们绘画有个与众不同的地方,就是人和动物内部的骨骼、内脏都准确地画出来。音乐和舞蹈也颇具特色。因为没有文字,神话传说、歌谣、咒词和童话等文学作品则是口口相传。
澳洲土著岩画总体而言,澳洲土著,远比北美印第安人和非洲土著要落后很多,更不要说亚欧大多数民族了。小编认为出现这种情况,主要原因是:
第一、澳洲是面积最小的大陆,也是孤立的大陆,很多地区也不适合人类生存。
在近代以前,文明的孕育和发展,一般依托大江大河,两河流域、尼罗河、印度河和中国的黄河长江,均是文明发源地。而且一般而言热带、亚热带更适合文明发展。即在存在一个“最适的宜居带”。
由于欧亚大陆和北非是东西走向,“最适的宜居带”几乎是连在一起的,生活这些地方的先民们,相互竞争(甚至是激烈的你死我活的残酷战争)、相互合作、相互学习,在竞争和合作取得进步。
古文明分布,澳洲是空白但是在北美和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大陆是南北走向,“最适的宜居带”勉强连在一起,甚至是孤立的,所以在近代以前文明发展缓慢,而澳洲更是孤悬南方,和其它大陆交往不多,甚至几乎与世隔绝,所以缺少必要的竞争和合作,适合生活的面积更小,承载的人口也很少,文明发展就更不易了。
第二,澳洲地处赤道两侧,气候温暖,仅靠简单生产力就可以获得生活资料
这是澳洲得天独厚的条件,类似迷你版的古代非洲。由于气候温暖,植物和动物都多,仅仅依靠狩猎就可以满足生活需要,所以缺少必要的进步动力。土著人没有发展纺织的需要,也没有构造大型建筑物的需要。知道年欧洲人入侵澳洲,他们依旧保持这样的生活状态,甚至被白人当作“动物”看待。
这样的自然环境,土著人也没有动力发展文字、文学。甚至部落和部落之间的交往都很少。例如澳洲大陆土著和塔斯马尼亚的土著人,因为一水之隔,两者身体外表、语言、观念等大不一样。
已灭绝的塔斯马尼亚人其信仰的原始宗教,崇尚“万物有灵说”和“生命轮回说”,这样的理念束缚了土著的进步,不思进取、安于现状成了他们最好的选择,直到今天,仍然有很多土著人不工作,仅靠补助生活,今朝有酒今朝醉。
第三、澳洲内部的地理,也是呈现分割状态
虽然澳洲总面积不少,东西为公里,南北为公里。但是高山、沙漠、森林都成为土著极大的地理障碍,无法逾越,也无意逾越。仅仅固守在祖先的土地上,过着最原始的生活。
孤独的澳大利亚地形虽然有历史记载,今天的印尼有渔民来澳洲北部的沿海地区,但他们和土著交往很少,顶多是以物易物。但是澳洲土著并没有什么特别的特产值得交换,而且公有的观念,外来人可以自由猎获动植物,所以交易没有什么必要。中国航海家汪大渊也可能来过澳洲,来自物产丰富的中原又见多识广,汪大渊等人自然也不会对澳洲感兴趣。
由于过分落后,导致其命运悲惨程度远甚于或不亚于亚非美的土著。很多土著被欧洲殖民者赶出自己的领地,甚至遭到种族灭绝。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41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