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每日优鲜CEO徐正大家都让你走的那条
文|朱晓培
年底,16个人在北京的永泰九十九顶毡房喝了一顿大酒。徐正酒量不错,但那天还是喝得找不到回房间的路。心里高兴,要干一件大事了。
加上还在深圳出差的2个人,他们就像当年湖畔花园的18罗汉一样,凑成18个人,每日优鲜就宣告成立了。
为什么要做这个事情?红杉资本刘星问徐正。
“我确确实实看到了一个百年不遇的机会。”徐正说。上世纪50年代美国消费升级有了沃尔玛,70年代日本消费升级有了7-11,现在,中国消费升级正在发生,这里蕴藏着一个大的机会。
创立每日优鲜前,徐正在联想控股做农业投资,自己买农场、管农场,干得很辛苦。联想控股做农业的战略是8个字,“两头布局,先上后下”,他们觉得,在生鲜的流通环节,可以做一些事情,就想在产业链条做布局,但把一定规模的生鲜电商扫描了一遍后,分析结果并不理想:市面上的公司,要么有今天没未来,要么有未来没今天,越看越觉得没机会投。
干脆,自己创业做这么一个公司好了。年底,徐正和搭档曾斌从联想集团离职,一个一个的找人,到年底开工的时候,正好凑够了18个人。11个季度过去,每日优鲜的员工增长到了+。
创业近3年,每日优鲜的声音既不频繁也不轰动,这可能也跟创始人徐正的性格有关。几个月前,腾讯组织了一次被投公司CEO的活动,有一项是赛艇,马化腾、刘炽平、美团点评王兴、猎豹傅盛、水滴沈鹏等人都参加了,但徐正却选择静静的在岸上观看。他说,自己不喜欢热闹,更愿意和快手宿华聊聊科技。
但就是这个看起来“不热闹”的公司,在年9月宣布已于3月完成了2.3亿美元C+轮融资。“噱头没那么重要。我们做的生意是日常高频,用户看上去好像没有噱头,但我们做这种卖菜的生意,就是做用户身边高频的服务者,这个很重要。”徐正说。
每日优鲜融资的消息,对于看起来沉寂了一年多的生鲜电商行业来说,无疑是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年,在消费升级和资本热潮的推动下,垂直品类的电商,比如母婴、生鲜进入了一个空前高涨的时期,但随着资本热潮回归理性,部分准独角兽相继遭遇了天花板:在销量上,增速逐渐趋缓;在资本市场上,有天猫京东的压制很难再进一步。
“这么短时间能做到我们这个估值的目前看并不多。”徐正说。每日优鲜快速成长的故事,为电商行业提供了第三种案例。
在每日优鲜,他们不怎么说年,都是按季度计算。因为一说“年”就很远,说季度压力会更大,很多事情要加紧做。
机会:很多人没打准
那一顿开工大酒,徐正他们定了一个小目标:要成为生鲜主要购买人群的主要购买渠道。
定这个目标,因为徐正有自己的判断。
还在联想控股做调研的时候,他们就发现,年都没到,智能手机都没有,就起来了一堆卖菜的门户网站。
“那个时候,上网的不买菜,买菜的不上网。上网又买菜属于小人群,小人群肯定就做不起来。”徐正觉得,当做一件事是为了满足一个需求、一个场景,那么为了生存,为了现金流和生意,公司的所有模式、组织人员的配置,就是为了适应这个需求而设计的。当真正的需求出现时,如果需求发生了变化,那么之前很多事情是没有意义的,需要推倒重做。
15岁就进入中国科技大学的徐正,喜欢用考试来举例子。他说,十点的考试,你就踏踏实实9:50到考场喝杯水开干就好了,非得两点就到考场焦虑八个小时,是没意义的。
徐正认为,生鲜流通渠道的变革,会发生在年-年这十年。因为买菜的主流客户是女性,年开始,80后、90后女性步入家庭,开始高频买菜,而00后也慢慢进入这个阶段。当这三代以前从不买菜的人,开始从买菜的小增量人群变成主流人群的时候,这意味着一个产业的重大变革。因为这些人群的需求和上一代人不一样了,他们需要的商品不一样,需要的服务也不一样。
“我们认为这十年才是好的。”徐正说,很多公司进入的时机就不对。
创业讲天时地利人和,天时很重要,人更重要。人,就是团队。
还在联想做投资的时候,他们就发现,一些创业团队冲进生鲜市场后,在几万亿的市场里做不到几千亿的规模,其实跟路边摆摊一天卖几百几千块钱的夫妻店没有本质区别。
“你要做一个足够大规模的生意,你的组织建设或者你的公司搭建跟盖楼一样,你准备盖5层楼和50层楼打的地基是不同的。”徐正说,没有底层规划,公司组织每年都上半年打地基下半年盖一层楼,那进展太慢了。
“没做过大生意或者没看过大生意怎么做,开始建楼的方法就不对。因为管几千万的生意,和几十亿、几百亿有本质的不同。”他们之前在联想控股,算是做过大生意的,所以他们知道哪里不对。
年,他们去看项目,很多公司都成立三年以上,成立的时候都有独特能力,对于刚进入市场的公司来说,是打开市场的优势。但企业发展一定规模后,看的是整个链条的能力,用户买的不仅是产品,还有服务、营销,它是一个完整的体系。
“我觉得,靠一种单项能力进到市场是可以的。但最后你变成全场竞争,一个球队前锋、后卫、中场,只有一个梅西别人都不行,恐怕也不成。”徐正觉得,如果一个团队三年后核心还没变化,要么是创始人没本事吸引到其他得能人巨匠,要么是团队没有完成进化。
年7月份,主导过凡客体的许晓辉离开猎豹,选择加入每日优鲜,出任合伙人兼CMO。
原本,许晓辉是被华创资本邀请过去给被投企业讲品牌营销的。但接触下来,徐正觉得,又懂电商又懂营销的,许晓辉是不二人选,就力邀他加入每日优鲜。而许晓辉觉得这个团队很靠谱,又认同生鲜电商化的大趋势,决定继续杀回电商行业。
“我找的人,只要认准这个人在这儿是最合适的前三个人,硬搞也要搞过来。”徐正说。
但要想颠覆一个行业,最重要的还是商业模式。
徐正认为,市面上大部分的生鲜电商公司都是简单的套用其他品类电商的做法。而已经成熟的品类,3C、服装都是长尾销售,大家的做法都是中心仓,江浙沪包邮通过快递发货,通过流量运营获得用户。但这种做法,放在生鲜行业并不合适。
任何商业模式有它的适用范围,模式不合适,表现出来的结果就是长期客户留存率不超过10%,个人在你这儿买,最后剩还不到10个人,这还是非主流人群的非主要购买方式。当时的数据显示,生鲜电商渗透率还不到1%,就说明大家都还没有找到对的模式。
模式:做生鲜还得接地气
电商就是品类的生意。
亚马逊的成长史《一网打尽:贝佐斯与亚马逊时代》中,作者布拉德·斯通也充分论证了这一点,服装、3C、母婴、生鲜(美国叫做杂货),不同的品类,有不同的经营之道,需要匹配不同的模式。
不论在国内,还是国外,生鲜电商一直都不好做。
亚马逊在年就悄悄推出了亚马逊生鲜服务,走的是精益创业的方式。最初,亚马逊生鲜只在西雅图几个收入较高、居住密度比较高的小区提供生鲜快递服务。这个模式测试5年之后,亚马逊才进入第二个城市,洛杉矶,同样只是覆盖几个小区。
亚马逊生鲜尝试了十年,依旧进展缓慢,消费者产品研究公司TABSAnalytics的首席执行官KurtJetta甚至说它“正在衰落”。
在国内,生鲜电商发展的也很缓慢。
“电商还有最后一个堡垒就是生鲜,你拿下了生鲜就能拿下天下。”年,今日资本徐新在一场活动上说,互联网风生水起,但只占了整个社会零售销售总额的10%。那90%你还没捞着呢,那90%就是生鲜。
差不多在同一时间,京东创始人刘强东感慨:京东做了12年的电商,电子产品、服装、日用百货、袋装食品都做的非常好,增长非常快。“但是有一个品类,做了12年,尝试了各种各样的办法,都觉得做不好的,就是生鲜,特别是低价值的生鲜。”
过去两年,澳洲龙虾、美国车厘子卖的都非常好,但是那只是高端的生鲜食品。黄瓜、西红柿、萝卜怎么做?一条活的鲫鱼,一块猪肉,这些东西是过去中国所有的电商都没做好的。
“关键是要找到一个合适的模式。”徐正说。
现在,消费者网上买包包都占到了箱包销售量的20%,买包包到店里逛逛还是有乐趣,而买菜应该是购物里面最没乐趣的,它的线上比例应该高才对。“绝对不是用户没有需求,而是供给侧没服务好。”
徐正认为,对的模式应该具备四个特点:高留存率,高频次,能盈利,高增长。整个年,每日优鲜都在不停的验证寻找商业模式。
年,伴随着外卖、校园贷等业务的蓬勃发展,校园经济也成为创投圈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4362.html